2021湖南长沙中考政策调整 由等级制改为总分制
从长沙市教育局了解到,2021湖南长沙中考政策调整,从等级制改为总分制,具体内容如下:
长沙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,通报了《关于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的通知》的内容,指出长沙市自2021年起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原来的等级制改为总分制,总分为720分。
为什么要从等级制度调整到总分制度,调整后有什么变化?记者梳理了采访内容。
适应背景:顺应发展潮流,回应群众要求。
一月九日,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,2006年以来,长沙市全面推进中考中招改革,推行学分制,这一举措与当时教育部的总体要求相吻合,促进了长沙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,涌现出一批优质高中。
但是这几年在推进中,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,如区分度不高,学生人数过多,招生计划难以控制等,造成了部分高中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,无法很好地落实新高考选课走班要求,影响了高中教育教学。很多父母从自己的孩子的角度出发,也开始呼吁把总分制调整的更加细致和公平。
从2016年起,长沙市教育局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制定招生调整方案,尤其从去年开始,先后组织家长、教师、学校领导、媒体代表等多次座谈会和听证会,充分听取各方意见。
今年10月10-16日,长沙市教育局还在其网站上发布了《长沙市中考中招政策调整调查问卷》,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,调查结果显示,赞成综合评价的占85.29%。
经过近3年的前期调研,最后,通过征集意见、问卷调查、专家论证、决策听证等一系列决策过程,形成了《关于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的通知》。近日,该通知已经得到了长沙市委、市政府的批准,并正式印发。
如何调整:继续5次,改变5次。
长沙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此次调整的具体内容。
继续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“两考一评”制度,把音乐、美术、信息技术、语文口语交际、实验操作、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纳入考试范围,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,同时加大对音乐、美术、实验操作等课程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,逐步将美育考核结果纳入录取分数,逐步提高体育类考生的分数;继续按照原来的五个维度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进行A、B、D三个层次的综合素质评价,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;继续实行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”的录取办法;继续实行多样化招生政策,如普通高中招生、特长生招生、推荐生招生和自主招生。
调整后的内容有5个。调整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表示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文综(60分)、理综(物理70分、化学50分)、体育(地理、生物、体育各40分)等科目的分值均为120分,其中语文、外语、文综(道德与法治、历史各60分)为720分。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进行调整,城区高中在招生时,报考长沙市一中、湖南师大附中、长郡中学、雅礼中学、明德中学、周南中学、实验中学、南雅中学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初中部的学生,最多只能参加一个B等的综合素质评价;对具有D等不能毕业的学生,高中将不予录取。对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进行调整,在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确定后,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进行择优录取,同等条件下对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进行比较。2023年开始,调整普通高校取消专科层次,前千分之一的普通高校可以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。对高考命题进行调整,降低考试难度。
重组计划于2021年开始执行。考虑到2021届学生生物、地理考试已经结束,对2021年生物、地理、体育等提前科目设置了一个过渡期。
如何反应:叫好声多了,还有疑问。
一月九日上午,记者在“新湖南”网站发稿后,很快就有10万+的点击量,不少网友在后台留言。
「这样的改革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招生质量」,「这也是长沙教育体系不断优化的举措,点赞!」,「是不是更鼓励个性化发展了,毕竟总分制后分专业也能行啊!」
但是也有家长对此提出质疑:调整到总分制后,学校会不会“分必争”,为了抢分数,加大考试难度,给孩子增加压力?
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表示,教育主管部门将严格检查提前学习、超纲教学行为,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,严禁超纲学习,严禁偏题和怪题,严禁单纯记忆、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,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。
等效是不好的啊,为什么要改变呢?针对这一问题,缪雅琴也给出了答案:“等级制与分数制是成绩的两种表现形式,分数是等级,分数是粗略的,无论采用等级制还是分数制,都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、个性发展的培养与塑造。为解决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,长沙教育系统努力办出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从未改变。”